当前位置:首页 > 党建视窗 > 学习园地

关于印发《徐汇区面向2020年加快推进 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

2019

07/18

发布者:

中共上海市徐汇区教育工作委员会

 

徐教委(20193

 

关于印发《徐汇区面向2020年加快推进

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基层单位:

现将《徐汇区面向2020年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附件:徐汇区面向2020年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

 

 

 

 

                 中共上海市徐汇区教育工作委员会

                上海市徐汇区教育局

                2019年4月24日

 

 

 

 

 

                                                          

抄送:市教卫党委  区委  区政府                            

徐汇区教育党工委办公室                2019年4月24日印发

附件:

徐汇区面向2020年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上海市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落实《上海教育现代化2035》和《上海市面向2020年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加快推进徐汇教育现代化,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围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本任务,牢牢把握“五个根本”要求,以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为主题,以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主线,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进各级各类教育争创一流,优化适合每一位学生终身发展的教育之路,让每一位学生享有更多人生出彩的机会,以一流教育为徐汇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一流中心城区提供支撑和服务。

(二)实施原则

一是坚持服务大局,追求卓越。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四个放在”的要求,在上海以及徐汇区域改革发展大局中思考、定位和推动徐汇教育现代化的各项工作。围绕“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标准管理”主线,构建更加公平、更加优质、更加科学的区域教育体系。

二是坚持立足当下,着眼长远。结合区域实际,对标上海面向2020年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要求和上海教育现代化2035要求,坚持远近结合,加强整体谋划,建立和完善分阶段实施、分步骤推进的工作格局。

三是坚持聚焦重点,巩固优势。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效果导向,聚焦区域教育现代化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着力补齐短板、夯实基础。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突破制约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做强特色、打造亮点,提升徐汇教育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四是坚持统筹推进,多元参与。强化区域统筹协调,构建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加快区域教育治理体系建设,提升教育资源配置和保障水平,激发学校办学活力,形成良性互动、共建共享的治理新格局。

(三)工作目标

到2020年,完成《徐汇区教育改革和发展“十三五”规划》的既定目标,达成上海教育现代化2020确定的教育事业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主要预期指标,率先高标准总体实现区域教育现代化,保持徐汇教育在上海的示范领先优势,为2035年实现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教育现代化奠定基础,为徐汇城区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二、重点任务

(一)完善五育并举培养体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1.构建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在增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上下功夫。切实把中小学思政课建设摆在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以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课为重点,整体推进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健全区、局两级德育工作领导机制,建立徐汇区学校德育工作指导中心,推动中小幼德育一体化体系建设,构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机制。充分利用“党的诞生地”的红色教育资源,倡导全体中小学生走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心中的英雄”爱国主义系列寻访实践活动,进一步厚植徐汇学子的红色基因。发挥区域文化、卫生、体育和科技资源优势,健全文教结合、医教结合、体教结合、科教结合机制,推动 “徐汇社会大课堂”建设,编制区本、校本德育实践图谱,推进中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和公益劳动全覆盖。加强家校育人共同体建设,在7大学区建立家长学校总校,推动每一所幼儿园和中小学校都建立家长学校和家长委员会,倡导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深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立徐汇区学生心理辅导中心与学区心理健康分中心指导网络,实现小学兼职、中学专职心理教师全覆盖,提高全体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和能力。

2.培育创新实践能力。推进基于核心素养的区域课程教学改革,实现“核心素养进课程,核心素养进课堂”,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有意义学习和深度学习,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世界的兴趣和潜能。加快培育创新人才,推进以学校创新实验室为平台的校本课程建设,完善以光启创新基地和青少年科学院建设为载体的校外创新实践活动。发挥区域人工智能产业优势,形成覆盖中小学多学段的人工智能教育课程体系,推进智能化时代的人才培养模式革新。

3.深化体育课程改革。深入推进“小学兴趣化、初中多样化、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全面提升学校体育课程质量,确保中小学生每天校园体育活动1小时,培养学生掌握2项以上运动技能。完善中小学生课余训练课程体系,优化学校体育特色项目布局,整合各级各类优秀教练员资源,深化“三大球联盟”建设,继续推进全国“满天星”足球精英训练营试点工作,加快培育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继续推进“健康促进校”创建工作,与“达医晓护”医学专家科普团进行合作,开展“医学专家进校园”活动。与徐汇区中心医院“云医院”项目合作,加强对试点中小学及幼儿园的远程健康服务。推进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试点区建设,做好青少年近视预防宣传和监测干预等工作。加强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发挥监测结果对学校工作的指导作用,确保中小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保持增长、中小学生体育素养水平指数在全市处于领先水平。

4.提升学生艺术素养。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承教育,健全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工作模式,推进课内外相结合的美育课程及活动体系建设。开足开满艺术课程,依托上海市交响乐团、上海市京剧院等社会资源,继续推进“交响乐进课堂”和“戏剧进课堂”项目,构建多元共享的区本、校本艺术课程。配齐配足艺术专任教师数量,拓展与引进优秀文艺工作者进校园项目,夯实美育课程师资储备。加强艺术联盟建设,充分整合区内外丰富的艺术教育资源,加强与艺术院团的合作力度,建立有序衔接的中小学艺术“一条龙”体系,进一步培养学生艺术爱好和艺术特长。

5.加强学生劳动教育。高度重视学生劳动教育,进一步弘扬劳动精神,建立学校、家庭、社会有效结合的劳动教育体系。推进劳动教育的校本化实施,组织实施好基础型劳技课程,鼓励学校结合班团队会、社团活动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建立区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创新高中学生学农课程,完善中学生学工课程,进一步丰富学生劳动体验,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 

(二)推进教育内涵发展,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1.优化完善3个3政策。实施徐汇区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优化受理审批、业务培训、日常监管等工作流程,支持社会力量依法依规举办托育服务机构,提升3岁以下普惠性托育机构比例,逐步加大公办幼儿园托幼一体化建设力度。扩大3至6岁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力度,实现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的目标,逐步缓解部分街镇资源的结构性矛盾,进一步提升一级幼儿园的比例。落实公办小学下午3时30分课后延时服务政策,指导学校结合实际情况,落实师资配备、绩效工资分配等各项保障机制,为确有需求的学生免费提供课后延时服务。

2.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面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建设、设备配置、信息化建设、教师配置与收入、生均经费等五项标准达到预期水平,确保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8.5%以上、高中教育毛入学率达98%以上。推进公办初中强校工程,实现精准委托管理下的校际互助成长,整体提升初中学校的办学水平。推进紧密型学区化办学,进一步优化办学机制,推进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办好每一所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

3.推进高中教育优质多样发展。发挥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辐射引领作用,探索建立以初高中一体化为核心的集团化办学模式。制定实施新一轮推进特色高中建设三年行动方案,支持上海市徐汇中学、上海市紫竹园中学等学校创建市级特色普通高中,指导上海市第四中学、华东理工大学附属中学、上海市中国中学做好项目学校的市级展示和评估工作。引导普通高中学校立足校情,探索多样化办学新途径,进一步满足学生多元发展需求。鼓励和推动高中学校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探索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有效方法。

4.提升特殊教育的发展水平。实施《徐汇区特殊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为每位特殊学生提供适合而有质量的教育,确保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学生入学率达到99.9%,高中阶段残疾青少年入学率达到70%。优化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设点布局,鼓励发展以职业教育为主的高中阶段特殊教育,支持区业余大学继续办好以聋人为主的残疾人高等职业教育。加强随班就读课程实施与研究,完善医教结合管理运行机制和专业服务体系。加大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力度,推进各级各类学校无障碍环境建设,提高资源教室配置水平。

5.强化职业教育服务能力建设。优化南部职校的目标定位和建设方案,着力打造面向国际、服务“国家双创”的上海市特色品牌职业技术学校。优化职业教育专业课程建设,扩大“中高职贯通”“中本贯通”办学规模,引导企业深度参与学校专业与课程设置、教材开发、实习实训等教学资源建设。完善职教集团的平台和载体功能,打造一批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完善职前职后一体化发展模式;加强与行业龙头企业、“独角兽”企业的合作,构建校企互惠双赢的联动发展共同体。落实《上海市职业教育条例》,推进“深沉计划”,确保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55%。

6.完善泛在可选的终身教育格局。着力打造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全民终身学习新格局,广泛开展面向市民的各类教育培训,培育和打造一批终身学习的活动品牌。加强社区教育三级办学网络建设,提升徐汇区社区学院、13所街镇社区学校、306个居委办学点的办学品质。积极开展老年教育,有效应对深度老龄化社会带来的老年人学习需求,在各级各类办学机构参与学习的老年学员数占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总数的40%。推动终身教育的多元参与,充分调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各级各类学校等参与终身教育的积极性,为市民开拓更多的学习途径。加快发展基于互联网的终身学习服务体系,以徐汇终身学习网、徐汇社区教育微信公众号、“汇课”APP等为平台,汇聚各行各业的资源和学习信息,实现线上线下学习相结合。办好上海开放大学徐汇分校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创新人才培养和教育服务供给模式。

(三)加快培养“四有”好教师,夯实教育发展根本依靠

1.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坚持师德师风是评价教师的第一标准,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出台《徐汇区教育系统关于建立健全新时代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以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为主线,以做“四有”好教师为核心,注重宣传教育、示范引领、实践养成相统一,价值引领、制度规范、法律约束相衔接,建立专题调研、教育宣传、考核激励、监督惩处相结合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落实师德 “一票否决”制度,从根本上遏制违反师德现象的发生,切实提高师德建设水平与质量,全面提升教师师德素养。

2.推进名师名校长工程。出台“光启干部人才队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结合各级各类学校干部人才队伍的实际,分类推动干部人才库建设,逐步扩大区域骨干教师总量。建立区“双名办”,完善各级各类骨干教师的选拔、培养、管理、考核和激励机制,用好用足区域人才政策,进一步优化教育人才的管理和服务。深化校长职级制度改革,健全校长职级评审标准、职级晋升条件和校长职级工资分配方案。探索搭建教师海外培训平台,进一步提升优秀教师和优秀校长的国际视野。

3.落实教师培养培训机制。深化中小学(幼儿园)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打造一批优秀培训基地和优秀指导教师。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提升学前教育教师接受专业教育比例,实现义务教育专任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比例达95%,新进高中专任教师具备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完善市、区、校三级培养培训体系,建立分层分类可选择的教师教育课程培养体系,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

4.深化教师人事制度改革。科学合理盘活教育系统事业编制存量,提高师生比,增加学校人员编制,增强基层单位人员配置的自主权和灵活性。拓宽教师招聘渠道,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徐汇教师队伍。以“蓄水池”计划为抓手,做好骨干教师区域流动工作,促进师资优质均衡配给。推进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提高各学段高级教师的比例。深化教职工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确保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公务员平均水平。

(四)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增强教育发展根本动力

1.推进落实中、高考改革。依据市教委中考改革配套文件及要求,细化区域工作要点,加强对各级各类学校的指导。落实基于标准的课程教学改革,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高中生研究性学习认证等工作。整合高校、科研院所等多方资源,为中学生搭建综合素养培育平台。加快初中理科实验室标准化考场和外语听说测试标准化考场建设,进一步夯实各项保障举措。

2.深化“四位一体”课程教学改革。启动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区域课程改革实践体系建设行动,开展课程、教学、评价和教师研修整体协同的综合改革。系统优化学校课程体系,扎实推进课程标准的两级转化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层层落地。推进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进行动,强化对学生学习的有效支持,不断提升课程教学品质。探索建立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体系,探索以多元化评价引领课堂转型。完善“三位一体,四元协同”的教师研修模式,研制学科教师能力基本要求,进一步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主动性。

3.加快推进“管办评”分离。优化教育管理体制,明确各政府部门和各街镇的教育责任,不断提升政府对教育事业的统筹管理能力。健全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完善“三重一大”制度建设,进一步提升学校内部管理水平。发挥办学章程在学校治理中的作用,引导和支持各类学校依法自主办学。优化督政、督学、评估监测“三位一体”的督导体系,结合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建设,科学开展各政府部门和街镇履行教育职责情况的督导。全面加强各级各类学校的督导,落实中小学、幼儿园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完善发展性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健全经常性督导和专项督导的融合机制。建立第三方评估监测机制,保障教育重大改革项目的有效实施。

4.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制定实施徐汇教育信息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推动构建“1+5+X”人工智能+教育典型示范应用格局,与区域人工智能企业和高等院校合作,建设人工智能+教育联合实验室。推动人工智能课程进校园,以市、区两级信息化标杆校创建为载体,开展点面结合的教学、应用和管理相融合的研究与实践,探索技术支撑下的课堂教学变革。实现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建立徐汇教育大数据中心,落实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支持保障。加强校园网的安全管理,强化办公平台和基础设施的安全保障。

(五)提升统筹协调能力,构建现代化教育治理体系

1.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确保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在校学生人均公共教育支出保持增长,优先保障提高教师待遇,加大教育教学改革经费投入力度,建立与规模增长和改革发展相适应的经费增长机制。发挥区规划委员会作用,科学制定教育发展规划,着力提升规划品质,将教育发展规划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统筹考虑,集聚各方面资源支持教育发展。优化教育发展布局,坚持存量改造和增量建设并举,加快建设“十三五”重点项目。合理优化空间结构,在有条件的学校开展“一场一池一馆”建设,不断提高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增加学校艺术专用教室数量和面积,进一步满足学生发展需求。

2.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根据“依法依规、分类施策、保持特色、稳慎推进”的原则,聚焦重点,稳步实施公共资源参与举办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规范工作,促进民办学校规范管理、健康发展,形成公办民办学校协调发展的良好教育生态。依据“一标准两办法”,建立民办教育分类管理机制。贯彻落实国家和本市规范教育培训市场的相关要求,稳妥推进现有机构过渡和新设机构准入。巩固教育培训机构治理成果,建立常态长效工作机制,加强市场舆情监管、年检年报制度等关键环节管理。推进上海市民办教育“民智计划”项目 “徐汇民办教育培训机构监管预警平台”建设,培育具有品牌效应和引领作用的优质培训机构。

3.加快推进依法治教。加强教育依法行政改革,推进教育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监管。探索建立教育联合执法机制,开展对各类违法违规办学行为的管理和惩治,落实对校园周边的综合治理。深入推进依法治校,加强学校法治副校长配备,全面提高教育系统干部教师的法律意识和依法履职意识,进一步加强政风行风建设。加快依法治校达标校和示范校建设,实现各级各类学校依法治校达标校的全覆盖,培育一批依法治校示范校。依法推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健全学生资助育人体系,健全校园内部各类矛盾纠纷的解决机制,完善学生意外伤害法律援助制度。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始终坚持党管办学方向、管改革发展、管干部、管人才,使教育领域成为党领导的坚强阵地。完善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工作机制,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司其职的领导体制,不断增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能力,进一步形成推进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工作合力。夯实基层党建,将抓好学校党建工作作为办学治校的基本功,切实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学校工作各方面各环节,确保各项重大任务落地。

(二)落实督导评估

发挥教育督导和学校绩效评估作用,推动各校结合实际,完成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各项任务。借助教育督政机制,对接市级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价体系,围绕教育事业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主要预期指标,委托开展第三方评估,及时反馈评估结果和改进建议。加强经费投入效果评估,根据评估结果不断调整优化经费保障及资源投入机制。加快开发教育督导信息化平台,动态跟踪区域教育事业发展信息,确保及时发现短板、及时提供政策依据。完善区域推进机制,将教育现代化推进情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定期开展督促检查,并接受区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

(三)确保稳慎推进

加强重大教育改革项目的决策咨询,听取吸纳专业意见,为推进教育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持。建立公众参与机制,及时回应群众关切,进一步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全面开展调查研究,定期跟踪重大改革项目的推进情况,及时反映学校、师生、家长等的实际需求。完善重大教育决策的风险评估,提升防范化解各类安全隐患能力,确保稳慎有序推进教育现代化。


-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