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明在线 > 2017-2018年度上海市文明校园创建 > 特色指标 > 校本特色创建活动

让美化世界的感性胜于理性——记“名家名师走进校园”系列活动

发布时间:

2019

07/18

发布者:

922日下午,著名表演艺术家宋怀强老师至我校阶梯教室带来善于“语言的人文关怀”的讲座。宋老师风趣的言语,生动的比喻,深刻的主题,无一不让同学们着迷。

                 拆字分析主题

        宋老师说,“语”的繁体字是“語”,其中的”吾”是指我,”五”则是指五官的感受,”口”是指说出来,所以”吾”就是把我五官的感受说出来.为什么是把感受说出来,而不是把检测的结果说出来呢?原来,古人的科技并不发达,只能靠感受.说到“语”,那就不得不提到我们所熟悉的文章了。“文章”一词最早出现在屈原的诗词里,屈原把橘子看作一个小小的世界,真是有趣!宋老师用拆字法介绍了主题名字的来源。形象生动地告诉我们:艺术与任何门学科都是相通的。

               感性与理性

  宋老师向我们抛出了个关键问题,我们并没有经历过古人所经过的事,怎样才能真正理解古诗词所表达的内容呢?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联想”,但“联想”的前提是什么呢?是六根清净,哪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我们需要安静的环境。感性是直觉。就像老师说的,我们发烧时,妈妈不可能马上判断出我们的具体疾病。老师又举了个例子,凭空抓住一团空气,我们猜不出这是什么,但赋予它声音,我们马上能猜出这是苹果。所以我们说理性用来征服世界,而感性用来美化世界。

                                    引人深思的提问环节

      最后是提问环节,同学们活跃了起来,纷纷提问,一时间阶梯教室里热闹非凡。一位同学问得很直白:“怎样能使自己表演功底更上一层楼?”宋老师笑了,反问他:“你在家做了些什么家务啊?”那个同学便恍然大悟了。我们明白了:表演离不开生活,没有生活的加入,再华丽的表演也会显得虚假。

  短短一个小时中,同学们明白了很多,懂得了许多,成长了许多。我们意犹未尽,思索着,学习着。可能有一部分道理我们现在还不能完全理解,但我们会将这次讲座铭记在心。或许未来的某一天,我们可以读懂它背后的深刻道理,读懂老师的含辛茹苦,读懂那份高尚的艺术......

                                        摄影:仲伟鸣       撰稿:七(5)班王子欣 


-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