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动态 > 校园新闻

研训促提升,赋能待春归——记康外实中寒假教师校本培训

发布时间:

2025

01/15

发布者:

      2025年1月11日上午,在“双新”落地的第一学年,学校邀请到了上海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胡兴昌教授带来讲座《“双新”背景下中小学课堂教学面临的挑战与决策》,和老师们分享如何让“双新”在课堂教学中真正落地。活动由赵蕾校长主持,全体教师参与讲座。

   “双新”课程改革是一个系统化的教育改革举措。讲座伊始,胡教授带领我们进一步明确了“双新”中新课程和新教材的含义,详细讲述了实施“双新”的背景和意义,以及如何落实“双新”课改,怎样实施“双新”课改和怎样体现“双新”课改等问题。胡教授认为教育不能只是让学生适应现在,必须面向未来。“双新”课改旨在通过全面而有个性化的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做准备。推行“双新”课改,将立德树人和核心素养的要求落实在每个学科中,提升教育品质。

      接着,胡教授以深入浅出的方式解析了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标的性质与特点。胡教授认为新课标的主要突破和创新包括四个方面:一、明确各学科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标准,核心素养是制定质量标准的依据,质量标准是核心素养的体现形式;二、实现内容标准、活动标准和质量标准的三位一体,新课标强调学习内容、教学内容和考试内容之间的紧密关联;三、学科课程内容的结构化,选择最具有核心素养成分和价值的学科知识内容并进行结构化组织;四、跨学科实践,要加强学科融合,实现学科内有机结合和跨学科交叉融合,促进课程协同育人。因此,落实新课标理念需要教师加强四个意识:素养意识、整体意识、跨学科意识、教学评一致意识。

      最后,胡教授提出了“双新”背景下对未来学校的要求。除了转变教学观念外,还应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发展意识,提高教师对信息技术、单元教学和深度学习的关注程度,实施深度学习有助于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胡教授的讲座站位高、理论强、思想深,赵校长指出教师们需要花时间理解、内化,并付诸实践。通过学习和培训,不仅知道教什么,去实践如何教,同时能够深入地思考和理解为什么要教这些内容、为什么要这样教,更能够更加明确教到什么程度。在接下来“双新”的实践过程中,希望康外实中的每一位老师,不仅关注自己的教,更要关注学生的学,让深度学习在学生的学习中真正地发生,更好地开展教学的转型。

 


-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