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动态 > 校园新闻

用智慧点亮心灯,以项目化推动双新 ——第十二届康外杯教育教学论坛回顾

发布时间:

2025

01/17

发布者:

      2025年1月17日下午,康外实中成功举办了一场以“用智慧点亮心灯 以项目推动双新”为主题的教育教学论坛。本次论坛汇聚了德育和学科的优秀教师智慧与经验,促进康外实中的全体教师共同学习、思考、探讨,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同时,促成智慧型教师队伍建设。

      德育论坛旨在分享和探讨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和育人策略上的创新实践,以及如何通过精心设计的主题班会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论坛分为两个部分:首先由班主任代表艾迪老师交流建班育人的策略;随后的圆桌派则围绕本学期的主题班会设计思想和服务育人目标展开讨论。

      博悦中队的班主任艾迪老师讲述了她所带班级的成长之路——“日久生情添聚力,通情达理长精神”。从六年级开始,艾迪老师就致力于营造和谐的情感氛围,教会学生合宜的相处之道,并通过情感教育提升理性思考能力。例如,通过荣誉簿记录学生的点滴进步,鼓励同学之间形成良好的竞争关系;通过参与戏剧美育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培养学生的志趣和主动性;通过民主参与班级事务的方式,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积极参与、合作分享,共同进步。

      圆桌派上多位优秀班主任齐聚一堂,分享了他们关于主题班会的设计思路和服务育人目标的具体做法。八年级年级副组长、班主任名师工作室成员徐浩轩老师担任主持。沈晨玮老师选择了“你是‘言值’担当吗?”这一主题,针对六年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强调言语的力量及其责任的重要性。卢宏老师的“心存温度,行有尺度”,则引导学生们认识到友善待人的重要性,并学会在行为上遵循一定的规范。吴欣宇老师关注电子产品对学生的影响,通过辩论赛的形式帮助学生掌握合理使用电子产品的方法。肖一纯老师聚焦于青春期学生与父母之间的沟通问题,利用角色扮演等互动方式教授有效沟通技巧。在分享中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每位发言者都深刻理解到,育人工作不仅仅是管理班级,更是点亮学生心灯的过程。只有从学生的真实需求出发,用心灵换取心灵才实现同频共振,思想共鸣。

      教学论坛则围绕项目化学习在不同学科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探讨,旨在通过项目化学习促进核心素养的发展。

      庄秋莲老师分享了她对“双新”背景下单元教学设计视角下项目化教学方法的初探。她强调项目化学习应源于现实生活或基于学生的认知经验,具备开放性的问题解决方式和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庄老师通过《狼》、《奋斗的历程阅读分享会》以及多个教研活动课例展示了如何将一个单元项目化,并将单篇课文项目化,将教学环节项目化,使学生深度思考与学习,提升语文学习的兴趣与效果。

      瞿佳敏老师介绍了文综组在“双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调整。她通过伏海琳老师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课程为例,展示了如何紧扣历史时代特征,让学生了解农学、数学、天文历法及石窟艺术等成就,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瞿老师还分享了自己如何在资源教室中运用项目化学习形式落实“综合与实践”板块教学,促进随便就读学生解决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了生活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性。

      王聪老师代表理综组分享了“以项目化推动双新,促进核心素养发展”的主题报告。他指出,六年级注重培养学生对科学学科的兴趣,九年级则强调高阶的认知策略和多种知识的综合应用。王老师通过两个具体的项目化活动——节能体育馆的设计和用浮力测密度,展示了项目化学习如何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回归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于明修老师探讨了数学项目化学习的意义及其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区别。他认为,项目化学习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于老师详细介绍了六年级数学备课组在《你的膳食健康吗?》这一项目化学习中的尝试,从核心知识、驱动性问题到公开成果和全程评价等多个维度进行了设计,并分阶段实施,确保每个环节都有数据表格呈现,每个学生都能接受阶段性检查。

      汤晔老师代表音体美劳组,分享了在体育教学中融入项目化学习理念的实践经验。她以七年级《跨越式跳高》为例,展示了如何通过引入气球作为辅助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起跳与腾空的感觉。汤老师还介绍了分层教学策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解跳高动作,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难度上得到锻炼和提升。此外,她还强调了师生互动和反馈的重要性,通过拍摄练习视频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检验理解程度,并及时给予指导。

      王杰老师代表英语教研组分享了围绕新课标,开展项目化学习中的成果与反思。通过分析 “康外校园突发事件报告撰写“和”校园漫画大赛“的课例,她发现由于项目化学习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和综合能力得到了极大提高。此外,项目化学习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具备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能够指导学生进行项目设计、实施和评价。

      张校长对此次论坛做出了点评。张校长首先对本次论坛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次教育论坛展现了我校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无论是德育还是学科教学,教师们都能用项目化的设计与实施落实双新,其中班会设计凸显出鲜明的活动项目化的特点,教学方面又很好地将项目化的设计与日常课堂教学紧密地联系起来,并形成良好的范式效应。张校长鼓励教师们在康外杯实践的基础上继续用项目化引领用智慧思考教书育人的双落实。此次康外杯总结深刻地体现了我校在“双新”背景下,积极探索项目化学习的决心和成效。

      本次论坛不仅展示了学校在办学质量和育人价值体系方面的不懈追求,也体现了老师们用心良苦地为每一位学生铺设健康成长的道路。面对新时代教育技术的新挑战、学生成长的新需求以及家长社会的新期待,学校秉承“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的精神品质,培养面向未来的视野、心怀大爱的情怀、敢于创新的锐气、专业成长的自觉,携手共进,不断提升启智润心的育人智慧,涵养乐教爱生的仁爱之心,增强求是创新的勇气信念,共同追求教育的更高境界,成长为新时代具有教育家精神的“大先生”。

撰稿:余颖浈 金怡雯

摄影:孙旭辉

审核:张  威

 

 


 


-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