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04/29
发布者:当诗词小报与哪吒泥塑“对话”二十四节气,当投壶竞技遇上“手速狂飙”剥蚕豆大赛……一场融合创意与趣味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活动周”让康外实中校园沸腾起来!学校化身“传统文化游乐场”,学生们在动静交织中触摸千年文明,在欢声笑语里解锁文化基因。
【Part 1】 静态展区:指尖上的东方美学
“原来传统文化可以这么潮!”
走进学校副厅,仿佛闯入一座 “微型文化博物馆”!语文课堂的诗词小报,同学们用五彩画笔勾勒出 “明月几时有” 的浪漫意境;美术课上诞生的哪吒泥塑,三头六臂机甲风、Q版萌系混搭风,传统神话被玩出新花样;艾草清香萦绕,学生缝制的粽子形、星黛露形香囊引发围观,这是劳技课上细心与巧手的结合,针脚间藏着端午祈福的美好寓意。
最吸睛的还属书法美术特长生的展区,行云流水的毛笔字、二十四节气手绘书签、团扇上摇曳的荷花,形成的幕帘美轮美奂。学生们独具匠心的作品,让传统文化“活”在笔尖掌心。
【Part 2】 互动专区:穿越千年的沉浸式体验
“根本玩不够!”同学们纷纷向学校表示。
舞蹈房变身为古代游园会,五大互动区人头攒动。
“瞄准!发射!”投壶区爆发出阵阵欢呼,同学们手持箭矢,屏气凝神瞄准竹壶,大口桶进箭术超过5支后,可挑战小口壶,引得同学们不断挑战自我,纷纷来战。
“咔嚓咔嚓——”五分钟剥豆挑战赛火爆异常。中秋“鸭子”、“芋艿”、“毛豆”饮食习俗,剥毛豆是一大挑战,学校贴心地用蚕豆替代毛豆,意外成为“解压神器”,成为黑马项目,毕竟谁能拒绝一场不 “扬毛” 的拼手速活动呢。称重第一名获得“剥蚕豆快手王”荣誉称号。
京剧脸谱绘制区化身彩妆秀场,同学们用浓墨重彩勾勒忠奸善恶;中国结摊位“师徒结对”,红绳在指尖翻飞成吉祥的模样;剪纸摊位前,一把剪刀上下翻飞,一张张美好的窗花在手指尖绽放,传统文化在欢声笑语中 “活” 了起来!
“让文化自信从体验中生发”是本次活动设计的初心,活动不仅是一场视觉与体验的狂欢,更是一堂行走的德育课。剥蚕豆不只是活动体验,也是一次劳动课,更是对‘粒粒皆辛苦’的具象化理解。同学们在沉浸式体验中,真正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当二十四节气的风拂过团扇上的水墨,当指尖蚕豆化作劳动教育的种子,这场传统文化周早已超越一场活动——它是古今对话的桥梁,是文化认同的灯塔,更是康外实中“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教育理念的生动实践。
特别鸣谢:
感谢此次活动的鼎力支持者,美术组教师张昌涛、张竣淇,劳技组教师高晓沪、陈琦玮以及六年级语文组教师曹孜孜、李海荣、徐美容。
感谢为此次活动服务的大队部成员和学生志愿者们。
供稿:余颖浈
摄影:孙旭辉
审核:叶 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