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04/21
发布者:为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切实指导教师积极转变作风,提升家庭教育指导效能,4月18日,我校特邀上海市静安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主任陈小文老师,为全体教师带来了一场题为《有效协同,有赖于“看见”》的专题讲座。
陈小文老师以近期媒体热议的“家访争议”话题切入,通过家长留言、调查数据等真实案例,揭示了传统家校沟通中存在的矛盾:形式化家访让家长感到隐私被侵扰,而教师则困惑于“情感连接为何不被接受”。陈老师指出:“教育的核心是‘人’,家校协同的关键在于‘为何访’而非‘是否访’。”他建议教师灵活运用家长沙龙、线上沟通、个性化接待等形式,真正关注家庭的实际需求,避免“一刀切”的僵化模式。通过转变作风,尤其是高高在上的官僚主义作风和走过场的形式主义作风,让家长切实感受到家访是一种情感链接,认识到家访的重大意义。
陈老师从全员导师的角度指出,班主任、学科教师、心理教师均可从不同角度参与家庭教育指导。他推荐教师善用家长学校、校园文化活动等渠道,通过“小团体沙龙”“特定人群座谈”等形式,解决家长的共性与个性问题。
本次讲座为教师们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启示。校党支部宣传委员张威副校长在总结中表示:“全员导师制的意义,是让每位教师都能成为学生成长的‘重要他人’。我们将继续探索家校协同的创新形式,让教育真正走进家庭、贴近心灵。”参与培训的教师们纷纷表示,将重新审视家校沟通的方式,通过不断改进作风,不断提升专业技能,以更开放的心态“看见”学生与家长的真实需求,让教育在理解与信任中生根发芽。
撰稿:季海凤
摄影:孙旭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