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05/13
发布者:在青春的征途上,成长的航船难免遭遇风浪。手机作为现代科技的产物,既像是助力前行的风帆,也可能成为干扰航向的暗流。
2025 年 5 月 6 日中午,彩虹心理社成员左羽田、刘嘉怡、陈萌奇、杨子盎、朱真瑶等同学共同策划并主持的第二期心理广播剧《都是手机惹的祸?》精彩开播。这部广播剧聚焦青春期初中生因手机使用产生的烦恼,为紧张的校园生活注入了一剂情感认知与心理调适的良药。它巧妙融合心理学知识与戏剧艺术,通过跌宕起伏的情节,引导同学们探索自我,学习驾驭手机这把 “双刃剑”,平衡好学习与生活。
广播剧的灵感源于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普遍面临的手机使用困扰。故事围绕主人公佳佳展开,讲述了她在手机、学业与亲子关系之间的挣扎与成长。从写作业时被手机分心,到与父母因手机产生争执,再到在学校因手机引发误会后的反思,一个个精彩片段,配合逼真音效与深情配音,让听众仿佛身临其境,深切感受到手机对学习生活的影响。剧中生动的对话和细腻的内心独白,展现了不同角色对手机使用的不同态度与心理变化,剖析了人物行为背后的动机与逻辑,引导同学们反思自身手机使用习惯,学会在享受科技便利的同时,坚守自律底线,合理规划时间。主播们鼓励大家直面手机使用问题,积极寻求改变,还欢迎同学们将身边故事投稿至心理室信箱,让更多人从中汲取力量,共同成长。
学会合理使用手机,是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课。在这部广播剧中,同学们能够体会到,手机并非洪水猛兽,关键在于如何正确驾驭。享受手机带来的便捷与乐趣时,也要学会适时放下,专注于现实中的学习与成长。
广播剧结尾,朱真瑶带领听众开启 “放下手机,找回专注” 的心理冥想之旅。她温柔引导大家闭上眼睛、深呼吸,想象置身安静的学习环境,感受没有手机打扰的纯粹专注。这段冥想不仅帮助同学们缓解压力,更鼓励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践行 “无手机时刻”,提升自我控制力与专注力。节目中还强调了科学管理手机使用的重要性,分享了多种简单实用的方法,并提倡培养阅读、运动等多元化兴趣爱好,帮助同学们减少手机依赖。学校希望通过这期特别节目,激发更多同学反思手机使用习惯,积极调整生活方式,实现健康、高效的学习与生活状态。
供稿人:七4班 徐苡扉
摄影:六6 林一龙
责编:余颖浈
审核:叶 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