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动态 > 校园新闻

“翻越浪浪山” 以“心”启新程 ——记康外实中心理“开学第一课”

发布时间:

2025

09/08

发布者:

      新学期伊始,为帮助康外学子缓解开学焦虑、快速适应校园生活节奏,9月5日,我校心理王娅婕老师为全体学生精心准备了以“翻越你的浪浪山,新学期勇敢出发”为主题的心理开学第一课。王老师通过趣味互动、剧情共鸣、目标引导相结合的方式,为学子们送上了一份兼具温度与实用性的“心理调适指南”,让“心理健康”成为新学期的第一份“开学礼”。

一、开学“心”号脉:读懂“开学综合症”,告别焦虑不慌神

      “请大家双手五指打开,再十指交叉握紧——注意看自己是左手还是右手大拇指朝上,现在试着交换一下……此刻你的感受是什么?”活动开场,王老师以一个简单的“手部交叉”互动,让同学们直观体验“不适应”带来的微妙情绪,自然切入“开学心理调适”主题。

      随后,王老师围绕“开学综合症”展开讲解,通过“情绪低落提不起劲”“上课走神作业拖拉”“早起困难偶尔头晕”等具体表现,结合表格对比“自认为成因(如‘懒’‘不认真’‘生病’)”与“真实成因(心理节奏未跟上、身体未脱离‘假期状态’、心理不适躯体化)”,帮同学们纠正认知偏差:“开学综合症不是‘病’,而是身心从假期模式切换到学习模式的正常反应,只要找对方法,就能轻松调理。”现场不少同学们听完后纷纷点头,直言“原来不是我一个人这样,瞬间安心了”。

二、浪浪山故事:从“小妖成长记”看突破,找到心中的“舒适区”

      王老师用假期热门电影《浪浪山小妖怪》里的小猪妖为例,结合剧情为同学们解读“成长的真相”:小猪妖的“浪浪山”,是让人安逸却停滞的“舒适区”;而取经路,是能激发潜能的“学习区”。 紧接着,王老师引导同学们讨论“我的浪浪山是什么”——有人说“旧的学习方法跟不上新学期节奏”,有人坦言“害怕和新同学交流”,也有人提到“总控制不住想玩手机”。通过分享,学生们逐渐明白:突破浪浪山的第一步,是先“看见”它。就像小猪妖意识到“山外有不一样的世界”,我们也要正视新学期的挑战,才有可能成长。

三、找准“取经角色”:用SMART原则定目标,让成长有方向

      在“找到我的取经角色”环节,王老师带领学生分析动画中四位小妖怪的“闪光点”,引导大家对照自身优势,找到属于自己的“成长定位”:“不用羡慕别人的‘超能力’,你的‘细心’‘坚持’‘善倾听’,都是取经路上的‘宝藏技能’。” 为了让“成长”落地,王老师还现场教学“SMART目标制定法”,通过“具体的(每天主动问老师1个问题)、可衡量的(每周完成3次数学错题整理)、可达到的(期末英语听力提5分)、相关联的(练书法提升专注力)、有时效的(1个月内养成早睡习惯)”五大原则,指导同学们在笔记本上写下自己的“新学期取经目标”。“目标不是‘必须完成的任务’,而是‘取经路’上的方向标。哪怕没完全实现,过程中的努力也是收获。”王老师的话让同学们放下“目标压力”,更愿意主动尝试。

四、成长启示录:解锁“闯关技能”,更知“求助不可耻”

      “先行动再完美,拒绝拖延从做一道题开始;害怕的不是困难,而是‘我不行’的声音,正视薄弱学科,每天进步1%就好……”活动后半程,王老师结合动画片段提炼“成长启示”,从“接纳不完美”“被需要是幸福”“伙伴是宝藏”三个维度,为同学们提供应对学习、社交、自我管理难题的具体方法。同时,她还向同学们介绍了“彩虹小屋”心理自愈室的服务内容及预约方式,并公布了徐汇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热线(64642525)和12355青少年心理咨询热线等求助渠道,为同学们提供了既有效又保密的多重支持途径。

      活泼生动的心理“开学第一课”,让同学们正视自己的状态,并能够采用恰当的方法及时调整,用良好的状态迎接新的学期。学校也将持续通过心理社团、班级心理课、个别辅导等形式,帮助康外学子在初中阶段不仅收获知识,更能培养强大的内心,“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勇敢翻越自己的‘浪浪山’,在成长路上找到属于自己的光芒。”

撰稿:余颖浈

摄影:孙旭辉

责编:季海凤

审核:叶  青


 

 


-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