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10/11
发布者:为更好地结合新教材、新课标的实施,并持续推进我校项目化学习工作,深入理解“项目融学”与“生态育人”的价值与实施路径,康外实中文综组特邀徐汇区历史教研员宫毅老师,于10月9日下午为全组教师带来了一场针对性讲座。本次培训正是对“项目融学”理念的一次生动诠释。
宫老师紧扣“康外杯”主题,凭借其专业教学能力,作了题为《历史场馆教学的本质诉求——兼及文物史料的实证方法探索》的精彩讲座。他通过 “看什么——历史场馆教学的目标定位”、“怎么看——历史场馆教学的实施路径” 以及 “看到哪——文物史料的实证方法探索” 三大层面,结合六个具体实例,系统阐述了以博物馆、纪念馆、遗址等真实空间为“课堂”的教学模式。
他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对文物、空间、主题的系统观察与探究,开展提升历史理解与核心素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宫老师指出,场馆中的“空间”与“实物”共同构建了指向“特定主题”的情境,能有效启发学生“看懂”展厅中的实物、布局及其与主题的关联,从而对特定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形成更完善的认识。在教师的系统指导下,学生能掌握“实物与空间结合”“文物与物物互证”等实证方法的基本规范与思维路径。这有助于他们摆脱对具体范例的依赖,将方法迁移并运用于新的历史情境与史料解读中,最终实现认知能力的实质跃迁。
尽管讲座以历史教学为例,但可谓“窥一斑而知全豹”。它帮助老师们深刻认识到,在课程教学改革持续深入的今天,教学应如何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走向构建“认知情境”,如何实现知识与能力、具体与抽象、内容与方法领域的辩证统一。宫老师的分享,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知识运用能力、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的“生态课堂”图景,而这正是我们孜孜以求的教育目标。
撰稿:庄晶晶
摄影:庄晶晶
责编:季海凤
审核:叶 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