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11/11
发布者:11月5日,康外实中文综组在513微格教室进行了“康外杯”的说课活动,特邀徐汇区历史教研员宫毅老师和校长助理郑英杰老师作为专家指导。文综组的8位老师立足“双新”课改背景,紧扣本次康外杯“项目融学,生态育人”的主题,落实核心素养,聚焦大单元教学设计,项目化学习等教学方式开展研究并进行了说课。
瞿佳敏老师进行了《点餐小达人——西式快餐项目化实践》的说课,本课面向八年级随班就读学生,以“必胜客点餐”为真实情境,设计“校内学习—社区实践—成果展示”三阶段项目化学习。通过区分中西快餐、掌握点餐流程、模拟沟通与核对菜单等活动,提升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注重个体差异,分层设定目标,强化实际应用,帮助学生在真实生活中实现技能迁移与自信建立。
顾立飞老师进行了题为《海陆分布》的说课,体现了核心素养的落实,通过情境引入,任务驱动,小组合作,游戏寓教于乐等等,设计了比较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激发了学生后续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顾玲老师就九年级上册《我们的梦想》一课进行了深入的说课展示。本次说课紧密围绕新课标核心素养要求,旨在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国梦的内涵,并激发其将个人梦想与国家发展相结合的使命感。顾老师深入分析了教材承上启下的地位与班级学情两极分化的特点,创造性设计了以“做新时代筑梦人”为总议题的教学过程。课堂通过“合力拼图”活动构建认知,利用“梦想坐标轴”学习单实现分层教学与个人定位,并举办“学子论坛”让学生探讨青年在文化、教育等领域的担当。这一系列环环相扣的教学设计,有效地将宏大的国家叙事转化为学生可感、可知、可行的成长路径,成功突破了教学难点,为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与责任意识提供了生动范本。
王诗颖老师就《人贵自尊》一课进行了说课。本节课设计紧密围绕七年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以“小周的烦恼”为主线贯穿课堂,通过情境导入、案例剖析和小组辩论等多元化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深刻理解自尊的内涵与价值,清晰辨析自尊与虚荣,将知识学习、情感体验与价值引领深度融合。整个设计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地位,对促进学生形成健康人格、顺利度过青春期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高梦圆老师就《践行平等》一课进行设计,以胖东来招聘案例贯穿始终,立足学情纠偏认知偏差,围绕 “什么是真正的平等、平等对社会发展的意义、如何争做平等的行动达人” 三大子议题展开教学,既突出 “学会践行平等” 的重点、突破 “正确理解平等” 的难点,又落实了核心价值观认同与道德品质培养的目标,通过 “案例探究 — 思维提升 — 行动转化” 的逻辑,构建了从认知到实践的完整教学链条。
王娅婕老师带来了一节题为《解锁我的超萌IP》的心理健康活动课。该课立足于“正确认识自我”的核心目标,创造性地将心理健康教育与项目化学习、艺术表达相融合。课程以设计个人专属“吧唧”(徽章)为核心任务,引导学生从“生理我”、“心理我”、“社会我”三个维度系统地探索自我,将内在认知转化为视觉创意,并在“IP发布会”中自信表达。本节设计充分体现了文综课堂的综合性、活动性与人文关怀,旨在帮助学生构建积极的自我概念,是一节既有趣又有温度的心理课堂。
尤瑞老师进行了《洋务运动与边疆危机》的说课,本课立足于大单元教学视角,采用项目化学习方式,教学设计以留美幼童、北洋海军军官黄季良的悲壮人生作为导入,创设“重回历史现场”的探究情境。学生们通过扮演不同角色,分析洋务派的“救国药方”,并置身于“西北收复新疆”与“马尾海战惨败”的对比情境中,深刻检验洋务运动的成果与局限。课程最终以一场别开生面的“历史评估会”暨“成绩单发布会”作为高潮,引导学生从多视角综合评价清政府的这场自救运动,旨在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早期现代化探索认知图谱,感受历史复杂性。
伏海琳老师进行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的说课,构建了清晰的“背景—理论—实践”教学链条。我通过“为何改变—何以改变—改变何为”的核心问题链贯穿全课,引导学生从分析工业革命的社会矛盾,到研读《共产党宣言》把握其科学、人民与实践的特质,再到梳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脉络,从而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历程与其跨越时空的价值。
宫毅老师就“如何说好一节课”从说课逻辑、各学科特色、教学目标达成度检验以及教学困难预设等几个围读进行了细致的剖析,点评精准独到,肯定了各位教师的扎实功底,也提出了针对性改进建议。
郑英杰老师提出:每位教师都应该“尊重学生的已有认知”,结合自己语文从教的经历,与老师们分享了自己对于“教”与“学”关系认知的转变与思考,高度肯定了各位老师的精彩说课表现。
此次说课比赛不仅为文综组教师提供了展示自我、交流学习的机会,更推动了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深度思考与探索。未来,康外实中文综组所有教师将进一步提升教学素养,“以说践思、以研促教”,让每一堂课都成为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载体,为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筑牢根基。
撰稿:瞿佳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