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动态 > 校园新闻

以项目育素养,以实践促提升 —记2025理综组康外杯组说课活动

发布时间:

2025

11/13

发布者:

      在双新背景下,推动项目化学习在理科综合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在11月5日,我校理综组在经过了校本和组本培训,充分学习理解了项目化学习的内涵后,进行了项目化说课活动。本次活动由物理、化学、生物、信息等学科共12位教师共同参与,通过说课展示、专家点评与互动研讨,探索跨学科融合与真实问题解决的教学路径,力求打造“生态课堂”,着力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首先信息学科的单元项目是“改进家用设备,创造美好生活”, 从了解家电自动化到“开环控制应用”,完成单元子项目“设计自动开关的风扇”和 “设计自动加热的保温水杯”等活动;生物学科带来了整体性跨学科活动主题是“畅想并设计未来农场” 和《代谢产物的排泄》;化学学科《探究水的组成》和《垃圾去哪了》《自制暖宝宝》等项目;物理学科凸透镜成像应用落实眼睛模型制作和爱眼小报制作;重力制作水平仪;电学的《光影魔术》等。

      这次说课专门请来区教育学院物理教研员陈洵颖老师作为专家指导,评价了活动的几个收获。肯定了大家通过整体规划教学内容,单元设计帮助学生建立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深化对学科本质的理解,培养可迁移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其次项目设计需紧扣课程标准,以“真实问题”为锚点,通过“做中学”实现知识迁移与能力进阶。此外在说课展示中,多位教师尝试打破学科壁垒设计跨学科项目,并将过程性评价与成果评价相结合,关注学生思维发展。其中余颖浈老师的《选种》项目和农业生产相结合,将活动和目标和素养之间相互对应的形式效果非常清晰。王聪老师的《光影魔术》将电学知识和学校戏剧社的光影调节相结合,形成以“可调光舞台模型”、“电路设计图”及“现场灯光秀”为核心学习成果的表现形式非常不错;陈可老师的《暖宝宝》融合课堂与生活,引导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自制暖宝宝,并对废弃暖宝宝进行回收利用,以实现绿色循环,很吸引学生兴趣具有现实意义。

      最后,余琦校长肯定了说课活动是落实“项目融合、生态课堂”重要实践活动,同时提出了希望,未来将继续以项目化学习为抓手,通过“设计-实施-反思-迭代”的闭环研究,推动理科教学从“知识传授”向“素养培育”转型。

撰稿人:姜永兴

摄影:孙旭辉


 

 




-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