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动态 > 校园新闻

以戏剧点亮心灵,用善意拥抱差异 ——我校原创校园话剧《吃掉月亮的鲸鱼》成功展演

发布时间:

2025

11/21

发布者:

      11月14日,由我校中文戏剧社师生历时半年精心创排的原创四幕话剧《吃掉月亮的鲸鱼》在学校报告厅成功展演。该剧聚焦校园生活,深入探讨了“差异与尊重”、“善良与霸凌”等青少年成长核心议题,为全体师生带来了一场直击心灵的视听盛宴与生命教育课。

从“裂缝”到“交响”,一部戏剧背后的成长叙事

      话剧《吃掉月亮的鲸鱼》讲述了一位患有听觉通感症的特殊学生智琳,因“不同”而遭遇误解与隐性霸凌,最终凭借其卓越的音乐天赋和周围师生的善意支持,赢得尊重与理解的温暖故事。

      展演现场,舞台化为一个充满象征意义的心理空间。从第一幕“裂缝”中智琳的孤立无援,到最后一幕“交响”音乐会上的璀璨绽放,观众们的心绪随剧情起伏。当主角智琳在全班同学的守护下奏响原创乐曲《吃掉月亮的鲸鱼》,当曾经的对立者转化为坚定的支持者,台下许多师生不禁动容。这不仅仅是一场演出,更是一次真实的集体成长见证,生动展现了我校在融合教育与学生心理健康关怀上的丰硕成果。

舞台小社会,人生大课堂

      本剧的排演过程本身即是一堂深刻的素质教育课。参与演出的三十余名六、七年级学生,在近半年的排练中,不仅提升了艺术素养,更在角色揣摩和团队协作中,学会了换位思考与共情。饰演“林又聪”的七年级同学感慨:“从最初觉得角色可恨,到后来理解她的恐惧和虚荣,我明白了霸凌往往源于无知和软弱。这让我反思自己该如何对待身边的同学。”

艺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点亮每一颗独特的星星

      学校始终秉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致力于为每一位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本次话剧展演,是学校将艺术教育与融合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深度融合的一次成功实践。

   “我们希望通过这部戏,让每一个‘不同’都被看见、被尊重。”该剧的指导老师(特教老师)表示,“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独特的星星,教育的目的,就是发现并点亮他们自身的光芒。我们欣喜地看到,善意与包容的种子已通过戏剧的形式,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演出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圆满落幕。这场展演不仅是我校美育工作的精彩呈现,更在校园内营造了反霸凌、促和谐的积极氛围,为构建更加温暖、包容的校园文化写下了生动注脚。

 

撰稿:瞿佳敏

摄影:孙旭辉

责编:季海凤

审核:郑英杰

  

  

  


-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