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动态 > 校园新闻

康外中文戏剧社《吃掉月亮的鲸鱼》斩获双奖载誉归来——我校原创话剧蝉联“优秀剧目奖”,首夺“最佳女主角”殊荣

发布时间:

2025

11/21

发布者:

      星空为幕,琴声作舟,一条《吃掉月亮的鲸鱼》游进了第四届上海校园戏剧节的璀璨星河。2025年11月15日,上海市康健外国语实验中学中文戏剧社原创话剧《吃掉月亮的鲸鱼》在戏剧节舞台上大放异彩,不仅蝉联初中组“优秀剧目奖”,更首度斩获“最佳女主角”个人最高荣誉,实现我校在市级艺术赛事中的历史性突破。

      近日,由上海市教委指导、上海学生戏剧联盟主办的第四届上海校园戏剧节圆满落幕。本届戏剧节以“剧领潮头”为主题,吸引全市近百所中小学参与角逐。我校中文戏剧社作品《吃掉月亮的鲸鱼》凭借深刻的立意、细腻的表演与创新的舞台表达,从众多优秀剧目中脱颖而出,赢得评委与观众的一致认可。

双奖突破,见证戏剧教育与融合实践的双向奔赴

      《吃掉月亮的鲸鱼》以随班就读学生“智琳”为主角,讲述了一位听觉通感症少女在遭遇校园隐性霸凌后,凭借音乐天赋与师生善意实现自我成长的故事。该剧不仅是艺术创作的成果,更是我校融合教育实践的生动缩影。

     “我们希望通过这部剧,让每一个‘不同’都被看见、被尊重。”戏剧指导教师瞿佳敏表示,“奖项的背后,是三十多名师生半年来的真诚付出,更是学校‘尊重差异、点亮潜能’教育理念的舞台彰显。”

最佳女主角:从角色走向共情,从舞台照进现实

      饰演“智琳”的八年级学生杨浅予凭借极具感染力的表演,荣获“最佳女主角”奖项。舞台上,她将智琳的执着、脆弱与光芒刻画得入木三分;舞台下,她与角色共同成长。

   “为了理解智琳的世界,我阅读了很多关于融合教育的资料,也和学校里有特殊需要的同学深入交流。”杨浅予在获奖感言中说道,“我不是在‘演’一个角色,我是在呈现一个真实存在的灵魂。这部戏让我懂得:真正的强大,是让每个人都成为自己。”

从排演到获奖:一场没有剧本的成长课

      获奖不是终点,而是教育过程的自然结果。在长达半年的排演中,参演的36名学生不仅是“演员”,更是“学习者”。

      饰演“林又聪”的顾诺雅同学坦言:“从最初的排斥到最后的共情,我仿佛也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洗礼。”而饰演“陈浩”的罗艺洋同学则表示:“这部戏让我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强者’——不是拳头,而是包容。”

戏剧为窗,融合为路:一所学校的教育坚持

      这不是一次偶然的获奖,而是学校多年来坚持“戏剧育人”与“以融促长” 双向路径的必然成果。近年来,学校通过资源教室支持、同伴互助机制、潜能开发课程等多元途径,为每一位学生搭建成长阶梯。而戏剧教育,正是其中重要的情感教育与人格养成载体。

      我们始终相信:教育不是淘汰,是点亮;不是筛选,是陪伴。《吃掉月亮的鲸鱼》以戏剧之光映照教育之本,在真诚的表演与精巧的构作中,我们看到了校园戏剧的温度与深度。

      掌声会落下,奖项会归档,但戏剧所种下的那颗关于善良、尊重与勇气的种子,正在康外的校园里悄悄发芽。正如剧中那句被无数人记住的台词:“善良是照进裂缝的光”,而今天的他们,已然成为那束光。

撰稿:瞿佳敏

摄影:瞿佳敏

责编:季海凤

审核:郑英杰

  

  


- THE END-